山海相依心连心,大连朝阳一家亲,大连爱心市民代表赴朝阳“走亲戚”
2018-12-13 08:58 来源:未知精准扶贫工程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政治任务,习总书记曾就该项工作做出过多次重要批示。在我省,大连市作为朝阳市的对口帮扶单位,从政府到民间,多年来的帮扶交流中不乏种种爱心善举,日前,就有40余位爱心市民代表,组团赶赴朝阳去 “走亲戚”。
朝阳小米的兼职宣传队
伴随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,脱去了红色谷壳的小米,历经筛选等12道工序,最终被装袋密封,发往全国各地……看着这些金灿灿的小米,69岁的大连市民郑琴阿姨感慨万千:“50年了,当年我下乡插队就在朝阳,那个时候日子真苦啊,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小米……”郑阿姨说,如今亲眼看着朝阳小米走上规模化、现代化生产道路,自己由衷为第二故乡自豪。
郑阿姨此次是作为大连爱心市民团的代表,于12月10日从大连出发,奔赴朝阳市建平县“走亲戚”的。作为引进朝阳农产品入连系列活动的一部分,此次活动就是希望通过爱心市民的走访,了解朝阳小米和杂粮生产加工的全过程,让朝阳大山深处蕴藏的优质农产品,口口相传推广出去,真正从实处帮助朝阳兄弟脱贫致富,过上好日子。
今年10月底,在朝阳召开的对口帮扶暨飞地经济工作座谈会上,大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谭成旭指示:大连要做好对口朝阳的精准扶贫献爱心的特色活动,今年年底前,要让大连市民品尝到朝阳小米等特色农产品。随即,大连全市各界立即行动,启动了朝阳小米等特色农产品进入大连市场系列活动。
在三寰集团的助推下,“大连朝阳心连心,小米代表我的心”系列活动于11月24日启幕。三寰集团将朝阳小米摆在了西南路熟食品交易市场最好的位置、最好的摊位,还在会有便利、京东、益供益销、一手生鲜等线上线下的平台进行销售。
同时,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面向全市招募爱心市民,一同赶赴朝阳“走亲戚”,实地探访小米背后的故事,推进以小米为主的朝阳特色农产品在大连的销路,实现对朝阳兄弟的精准扶贫。一时间,市民报名踊跃。经过筛选,最终40余名大连市民成立了“爱心市民团”,他们中间有著名的爱心公益人士,有退休干部,也有年轻时曾在朝阳挥洒过汗水的下乡知青。爱心市民团于12月10日奔赴朝阳建平。
在朝阳市著名的小米加工企业——辽宁宇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,爱心市民团员们在现场亲眼见证了优质朝阳小米从储存、脱粒到分装的全过程。很多人第一次见到红色谷壳的小米,颇为惊奇。当然也有了解这一点的市民现场担当起讲解员:“红谷小米是朝阳的特色产品,最适合熬粥了,特别粘稠……”
辽宁宇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高永斌介绍说,大连朝阳对口帮活动,为朝阳小米抵达终端市场疏通了渠道。目前,朝阳小米为代表的杂粮销售,主要在如何从原粮转型为深加工产品上做文章,要将杂粮产品做精做细。大连政府和爱心企业、市民的到来,对于拓展销售渠道、增加销量,带领小米和杂粮种植户脱贫致富有重要意义。
“我们来朝阳走完亲戚,还要当好宣传员、讲解员,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、街坊邻居,让更多的大连人知晓朝阳农产品的好处,为朝阳兄弟们的农产品销售出一份力!”市民代表马学庆道出了大家的一致心声。
小山村里来了远方亲戚
12月11日上午,当地气温已经是零下16℃,窗外寒风阵阵。挂着“手挽手心连心,大连朝阳一家亲”条幅的大巴车一大早就出发,行驶在朝阳市建平县榆树林子镇的土路上,目的地是榆树林子镇大拉罕沟村,该村位于一片山脚下,村民张明阳得知大连爱心市民要来,早早就等在家门口。
38岁的张明阳,看起来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,走起路来一跛一跛,开始的笑脸在说起自家情况时,很快被泪水取代。张明阳有两个儿子,原本他外出打工,妻子在家务农,日子过得有声有色。可小儿子5岁那年查出白血病,让这个家庭一下子陷入困顿和无望。4年来,夫妻俩多次带儿子去朝阳、沈阳、甚至天津看病,花费了50多万元,如今还欠着20多万元外债。
如今因为照顾孩子,一家人仅以谷子等杂粮种植为生。“我特别感谢好心人的帮助,像宇丰公司,每年都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我种的杂粮。”说到这里,张明阳不禁又红了眼眶。三寰集团和大连的爱心市民给张明阳一家送来了米、面、油、奶等各类慰问品,还给他送来了一个大红包。张明阳感动的什么话也说不出,只嗫嚅着一再说“谢谢”。
张明阳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,桌子上摆着的一张彩色放大照片格外醒目,照片上的孩子圆圆的脸蛋特别可爱,正是他患病的小儿子。爱心市民看到这些,也不禁红了眼眶。他们给张明阳出主意、想办法,也鼓励他不要放弃努力和希望。
在对张明阳家的送温暖工作进行的同时,另外两心爱心市民队伍分头去慰问了另外两个村里的贫困户。
结束了困难户走访,大连爱心市民团来到了榆树林子镇东明希望小学。在这里,爱心市民和学校师生进行了座谈,并将购买的一千余册图书捐献给学校成立爱心图书室,将一百余份学习用品交到每个小学生手里。
东明希望小学只有115名学生,每个年级一个班,最少的班级还不到10名学生。凑巧的是,学校陈校长正是大连大学毕业的。这名34岁的小伙子看到第二故乡的亲人也特别高兴。“我在大连上了4年学,虽然毕业后回到家乡帮助更多孩子上学,但我仍然思念着大连。”陈校长说,在大连上学时他就知道,大连市民有爱心,有侠义心肠,乐于助人,现在亲眼见证大连企业、市民对他家乡的帮助,他觉得特别温暖。“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,激励他们更努力读书,回报社会。”陈校长说。